“不然!”徐光启很是认真的对我说,“我见工坊的学徒人人都随身带着一本日志,记录每日的经历以及心得体会,且不论写的如何,仅这般刻苦坚毅之学风也实为难得了。”</p>
“那是我要求的啊,完不成是要挨戒尺的!”</p>
我笑的很尴尬,“共计67人,没挨过打的不超过十个,两三日一打的占据一多半,先生这样说我真是羞愧难当了。”</p>
“这个么管用就好!”</p>
徐光启完全不在意有没有打人,他似乎更关心另外一个问题。</p>
“我方才翻看了几人的日志,汉字拼音夹杂,实话说,老夫是看不懂的,但由其本人来读,却能娓娓道来!更难能可贵的,他们已经在运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录细节,其中有一人甚至能运用点线来标注某种材料的尺寸。三月而已,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呐。”</p>
说起这个来,我满眼都是泪。</p>
我没好气的对徐光启说,“那日志我都是要一篇一篇批阅的,先生可曾注意每一页都有红笔字?那是我写的!我都这样做了,他们若还没有一丝丝精进,那本王这知行学堂就要关门歇业了。”</p>
“都是殿下亲自批注?”徐光启吃惊的问我。</p>
“不然呢?”我无奈的说,“至今为止,国文只我一位先生,我说徐先生,您也看到拼音的效果了,为何不能深入探究一番呢?如是,也能来帮帮本王。”</p>
徐光启面带尴尬的回答我,“老夫老夫实在分身乏术啊。”</p>
科举!科举!考公果然魅力无穷。</p>
这是人家的个人追求,我是不好多说嘴的。</p>
其实我对科举还是有一点点意见的,我大明的科举无疑是这个时代筛选文官的最佳方法,没有之一。这么大的地盘两百多年没有四分五裂,少有战争就是他的功劳!</p>
真正说起来,察举制也好,九品中正制也罢,若严格执行也是需要考试的,只是那时读书识字者少,选来选去的也就那几家。</p>
没了分封设立郡县,考试选官就是历史的必然。</p>
考公兴盛两千年啊,这玩意谁也改变不了!</p>
我也不是反对科举,但咱能不能有个年龄限制呢?</p>
去年京里有个五十八岁的老翁,考中举人后兴奋过度,放榜当日就嘎了!他就算不死,还能为朝廷服务几年啊?而这徐光启已经四十岁了,还不死心要玩考公呢,也是服气!</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