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 张恪正在为皇帝及一众大佬讲解着整个后勤保障系统的运作模式。简单的说,此次北上,无论是兵员的投送还是粮草辎重的运输,在人朝境内,都将会以水运为主,既省时省力更省钱。而到了必须陆地运输的时候,也摒弃了以往需要大量民夫长途跋涉押送的方式,而是采用分段式,接力式的押送模式。在整条陆地运输线上,张恪将其设置成了二十几个分段,每一段只需要就地招募一定数量的民夫和牲畜,负责自己那一段的运输任务即可。这样做同样也是基于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损耗的考虑。毕竟用当地人走当地路,肯定要比外地人要更懂得怎么选择最优路线的。而且分了段,缩短了距离,将整体压力分散开,对地方政府来说,也会比较容易操作,不会因为徭役过重,造成地方上的困扰。好比跑一万米,本来要一个人跑完,现在由十个人分段跑,自然是要轻松多了。只不过,采取接力式的运送方式,就要做好相关的组织配合工作,让接棒过程更顺利和高效。尽量避免互相干扰,彼此推诿,甚至使绊子,这就要靠更严密和有效的组织协调能力了。 为了更好的落实相关工作,张恪的设计里,朝廷将派出人员以转运特使之名提前去往那二十多个分段之间的节点处,负责组织,监督任务,相关地方官府要在此期间予以无条件配合,凡涉及战备物资转运之事,皆由转运特使决断,直到战争结束。转运使在此期间,拥有行政优先的权利,遇到拒不配合的,为了转运任务顺利进行,朝廷赋予其临阵夺权,事后报备的特许。 对于要不要给予转运特使“临阵夺权”的特权,一些人对此是有顾虑的。然而,张恪对此却十分坚持。张恪的理由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政。在这条补给线上,若是在每一个节点上,只耽误一天,那二十多个节点加起来就快一个月了,这样的后果,对于前线将士来说,不啻于在后背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有谁能饿肚子饿一个月的?那别说和敌方打仗了,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因此,这一条,必须坚决执行。皇帝最终同意了下来,毕竟只是战时状态下才被允许行使的特权,虽不能说毫无风险,但可以适当的加派巡视人员,进行监控,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的。 在张恪全面讲解完,并获得各方认可后,一份份政令便开始发出,飞向各方。调集海船和河船到指定地点待命;着请在运输线上,节点处的地方政府开始征调民夫,畜力等待命;着请清江船厂优先赶造各种量级,规格的龙门吊,并运送至指定地点安装,待命。国家战争机器的开动,无数的人被牵连其中,而在这巨变的氛围里,人朝准备北上援助虎族,抗击狼族的消息也开始小范围的传开了。一时间,议论纷纷。赞成的,有之;反对的,有之;无所谓的,也有之。真正意识到这场战争重要性的人,其实不少,但对于这场发生在北境之内的战争,或许是因为隔得太远的缘故,真要说有什么切身感受,倒也没有。大部分人的心态,还是属于:嗯,狼崽子们太讨厌了,早就该去教训教训他们了,既然皇帝陛下决定出兵了,那就支持一下。这是一种带着兴奋和不安,但同时又有点在看热闹的心态。 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例如张恪等人来说,他们却无一不在严肃的,争分夺秒的,谨慎的做着自己的工作,为了更充分的对战争做准备,而殚精竭虑着。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战争,随之而来的是无数人的生死存亡,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每一天,都在高强度运转中的张恪,没有任何的懈怠,短短的时间里,他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但他不敢停下,因为他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无数人的生死,与我有关。 五月初,一支部队正于京城北门外集结,准备出发北上。这是一支数量达到三千的纯骑兵队伍,他们将先行前往北境,去侦查战况,为后续大部队的入场,进行各项先期准备,比如为建立大本营选择合适的地方等等。这支队伍是特别从护卫京都的精锐中遴选出来的,算得上是兵强马壮的。而在这支队伍里,还有一个人,要随军北上,这个人,正是张恪。 虽然设计了整条物资转运线路,但在人朝境内一段,还好说,相信朝廷一纸文件下去,敢于拒不执行,阴奉阳违的,应该不多。然而,到了北境虎族领域内,却未必会同样顺利的。这就需要一个有能力,对物资转运有相当认识,最好还与虎族打过交道,有相关经验的人来组织,协调各种事宜,以保证那些物资到了北境依然能够运输畅通。而找来找去后,最符合这些条件的,正是张恪。 对此,张恪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便向皇帝请战了。一如当日他在御书房所放出的豪言:臣愿往前线,保家卫国,与狼族战斗到底。皇帝对此自然是很欣慰的,但同时也很犹豫。张恪无疑是目前满朝的年轻官员中,最得他看重和信赖的。就这么将他派去北境战场,委实是有极大的风险的。战场之上,不可测因素太多了,谁能保证不出意外的。然而,在张恪的一再坚持下,皇帝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诚如张恪所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国家危难时,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的。别人家的孩子去得,张恪自然也去得,况且,摆明了他还是最适合的人选。 虽然允准了张恪前往北境,但为了安全起见,皇帝还是嘱咐陈庆之在驻守京都的部队中仔细地挑选了一番,务求挑出一支实力坚挺的队伍,最低要求是:即便打不过,也要跑得了。于是,便有了这支纯骑兵的队伍。而张恪自然也不是什么动不动就热血上头的愣头青的。对于自己的小命,他还是很珍惜的。为此,在临行前,他还特意去了唐氏庄园一趟。 张恪在见到唐龙宗师后,也不客气,直言今天就是来讨要上好兵器的,让唐宗师有什么好玩意儿都尽管拿出来。这还真有点像是孙大圣去往龙宫强借兵器的意味了。唐龙对此,却是一点儿不恼,还亲自带着他去往唐氏庄园的后山,来到唐家的一处秘密陈列室,让其挑选合意的兵器。 说是陈列室,但当张恪走进去后,却发现那分明就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博物馆。那里面从头盔战甲到护盾军靴;从斧钺钩叉到刀枪剑戟;从远程武器到近身兵器;从攻城战车到守城装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好几样热兵器。而张恪最感兴趣的,自然是那些热兵器呢。那些冷兵器固然很牛,但张恪也使唤不了它们。此行主要还是为了给那三千骑兵淘点好东西的。这支骑兵队伍,以机动性为首要,因此在选择兵器时,还是要以轻便易携,能够远距离杀伤,威力够大为主。那些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武器,哪怕多历害,都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唐龙见他对那些唐家引以为傲的冷兵器,走马观花的,却对那些热兵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只能无奈的笑笑。在张恪提出来想看看那几样热兵器的威力时,便将他带到了演武场,准备给他现场示范一下实际的效果。正在唐家匠人为此做着准备时,听说张恪正在唐家的唐芯,寻了过来。一见面,便满脸不爽的朝张恪兴师问罪道:“哼,回来这么久了,也不说来看看我……我爷爷,去你家时,还连门都不让进,你现在好了不起哦!?” 张恪闻言,诚恳的向其深施一礼,解释道:“唐姑娘勿怪,这段时间确实是公务紧急,分身乏术。怠慢之处,还请原谅一二。” 唐宗师也道:“芯儿勿要胡闹,敬之这段时间,一直在为大军北上之事,殚精竭虑,哪有时间陪你儿女情长的?” 此话一出,倒把两个年轻人给一下震住了。嘿,这老家伙,还真的是一如既往的口无遮拦啊!张恪虽然震惊,但这种程度的玩笑话,倒还是能受得了的。不过,唐芯就感觉有点糗大了,脸红耳赤地指着爷爷半天,却愣是不知道说什么。最终只能“哼哼”了两声,转过头去。唉,遇上这么个爷爷,也是没谁了。得亏是亲的,不然非动手撕了他那张嘴不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小族长的奋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