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么了?” “不知道啊!” “临阵跪地,不会是要投降吧?” “看着像是在进行祈祷。” 关于祭祀文化,诸夏文明跟其他文明一样,很早之前就出现了。 进行祈祷这种行为,拥有宗教的文明都会干,只是表现出来的姿态不一样而已。 只是,晋人在临阵会祈祷,算是第一次被吴人所知晓。 同样的事情,吴人或晋人在战前都会做,比如说让巫进行占卜,得到的结论一定相同。 “我们杀上去吧。” “杀啊!” 吴人当然有属于自己一套的礼仪或道德,只是不一定与列国相同。 在他们看来,要打开了晋人还跪地祈祷,不正是给予痛击的最佳时机吗?干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真的成功痛击晋人,事后还一定会极尽嘲笑。 吴国的三百勇士,有一个人带头,其余人被带动,蜂拥着朝正在战前祈祷的晋人发起冲锋。 那一瞬间,知道怎么回事的围观者无不哗然。 现场的哗然声出现,倒是搞得吴人莫名其妙。 “这些家伙在鬼叫什么,怎么一个个看上去很震惊,还对我们挤眉弄脸?”余眛不解归不解,能够看出列国之人的幸灾乐祸。 诸樊哪能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感受到了来自列国之人的恶意,抿着抿嘴唇,一脸不善地说道:“他们瞧不起我们。” 列国众人可能瞧不起吴国? 只不过,他们这一次真不是凭空看不起,完全是嘲笑发起冲锋的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他们要倒霉了。”华元尽量不将幸灾乐祸表现得太明显。 向戎挽着胡须,说道:“是要倒霉了。” 宋国君臣现在的意志很统一,不想吴国来跟自己争夺晋国的“宠爱”,看到吴人要倒霉就很高兴。 列国的人,他们讨论的话题跟宋人差不多,认定吴人绝对要倒霉了。 即便是楚军,他们也不会在晋军战前祈祷阶段进行干扰,别说是全军展开冲锋。 这是因为楚军吃亏相关的苦头,也就是吃苦头之前的楚军不知道干扰晋军进行战前祈祷,将带来什么后果。 那干扰晋军进行战前祈祷会有什么后果? 正在进行战前祈祷的楼氏私军,他们看到吴人在自己祈祷的时候发起冲锋,先是感到一阵错愕,随后加快祈祷的速度,站起来之后一个个精神气陷入狂化。 晋军的战前祈祷也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 知道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不好惹吗?反正某些狂热份子要算其一。 “杀!!!” 出战的晋军却不是一窝蜂往前冲。 他们以战车打头,缓速向前推进中加速,随后变成驰骋。 吴军也有战车,只是数量比较少,并且由于缺乏集体意识的关系,很多步兵在冲锋途中超越了战车。 多数国家都规定步兵绝不能再冲锋状态下超越战车,违反的人哪怕没有死在战场上,事后也会被砍掉脑袋。 这一项规定在晋国尤其严厉,曾经的韩厥就拿公族封君的子嗣来明示严厉到什么程度。 双方在进入弓箭可及的射程之后,晋军一方战车上的弓箭手率先射箭,针对目标当然是吴军战车成员。 随后,第二批射箭的是携带弓的晋军,分别是甲士与专职弓箭手。 晋军射了两轮才轮到吴军用弓箭反击。这个是吴军使用竹弓,由于制作弓与矢的工艺限制,确实是射程比较短。 使用木弓,弓身的材料越好,张力就越强,射程自然也就越远。 晋军当然也有使用竹弓的弓箭手,只是卿位家族的木弓极多,尤其是获得了“韩”地的楼氏。 因为射箭的时间差距,他们还是在互相冲锋的状态,晋军射了三轮箭,吴军只是射了一轮。 射了三轮箭的晋军,他们给吴军造成约四十人左右的死伤。 一百三十人射三轮箭,一共杀死杀伤四十人左右。射四百支左右的箭矢有那样的成果,讲事实就是不算少了。 一支箭消灭一个敌人?起范之前的养由基都办不到,其他弓箭手更不能。 无论是什么远程武器,只要是成规模的部队进行使用,多数落空才是最正常的现象。 吴军射出一轮箭矢的数量约是近百?给予晋军造成的伤害只有个位数的伤员,并且伤势并不严重。 那是吴军的箭矢命中目标也是前方的甲士,只有一些靠得比较近的弓箭手被命中。 两边的战车刻意针对,第一轮交锋之中,吴军仅有的四乘战车被全歼。 那是晋军弓箭手和出战的六乘战车,他们一致针对冲在最前面的吴军战车,一共有三十六名弓箭手针对四乘吴军战车,平均九名弓箭手针对一乘吴军战车,每名弓箭手起码射了三轮以上,三十支箭前后针对。 射箭嘛,距离越近肯定就越准。 吴军的战车是用牛来拉,速度比用马拉慢了许多。他们的战车看着也落后于中原列国,车组成员并未披甲,靠近晋军十步以内之后,车组成员就被晋军弓箭手点名全部射倒了。 战车组在一开始就被全歼,引发了一种很直接的结果。 晋军的战车组没有了牵制,尤其是吴军冲锋期间不存在队形,狂奔的战车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和速度用来横冲直撞,车组成员的车左更是能够一再用长戈收割吴军士兵的性命。 一旦让战车速度起来,没有同等量级的战争装备去对付,哪怕是比较简陋的战车一样会发挥极强的攻击性。 那种状况,大概就等同于一战时期,英军坦克对上缺乏针对庄稼兵器的二德纯步兵,完全就是达到了所向披靡的效果。 后面跟上的晋军,甲士级别的队伍位于最前方,他们与零散冲上来的吴军正面撞上,不是用盾击拍飞撞上来的吴军士兵,便是用手中短戟刺穿吴军士兵的身体。 解决了冲上来的吴军,晋军开始放慢推进速度。 晋军在缓慢推进的时候,长矛手跟了上来,他们开始与甲士以“线列”方式交替,如同浪潮一般滚滚向前,拍翻了遭遇到的吴军。 在旁观者看来就是,吴军无序地冲上去,然后像是易碎品一般被海浪全部拍成了碎片。 普通的晋军在战阵之上都能够有好整以暇的一面,来自楼氏的精锐表现得更为从容,乃至于给旁观者呈现了极其优雅的一面。 “吴军是怎么打赢楚军的?”齐君环当然也到场观看,亲眼看到吴军四乘战车一个照面就被全歼,后续冲上去的步兵没有给晋军造成任何杀伤就全部倒下。 晋军在厮杀的时候还能那么优雅,委实是让齐君环羡慕极了。 高固目不转睛地看着交战场地,说道:“听宋卿(华元)说,吴军是趁楚军主力北上偷袭,占领空虚的‘巢’地劫掠一番就撤军了。” 齐君环“哦”了拉长尾音,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那所谓的吴军战胜楚军,便是吴军根本有楚军正面厮杀,去楚国劫掠一圈。” “应该是有一些厮杀,比如几十个手持利刃的吴人欺负一个空着双手的楚人?”高固猜测道。 齐国想要拉拢秦国,很了解秦国是怎么在晋地无恶不作,压根就不是军队之间的较量,属于有组织欺负普通黎庶。 他们会看似在嘲讽吴国,主要是上阵的吴军表现非常不堪。 所以吧?哪怕是毫无相关,看到一方非常不堪,还是会尽情嘲笑。 那种不堪是在晋军与吴军开始大规模接触,展开正式交锋的两边,晋军撞上吴军就摧枯拉朽,吴军连抵挡晋军一个呼吸都无法做到的情况之下。 齐国在挑战晋国的霸权,他们没少挨揍,至少还能一再挣扎,最惨也能扑腾几下,是不是该觉得骄傲? 而骄傲这种情绪,历来就是对比出来的。 “刺或砍全部没用啊!”余祭看得睚眦欲裂。 诸樊满脸着急:“他们武器一挥,我们的人就倒下了!” 吴国真的没有故意挑选弱者,相反他们专门挑选很武勇的战士。 那些上场的吴人,他们要么是各个部落最为武勇的人,不然就是在与楚军作战中有不菲的战果,可是现在一个个正在倒下。 吴君寿梦一开始脸上还会展现激烈的情绪,后面则是变得面如止水,看到几个儿子情绪波动那么大,说道:“安静看着!” 讲事实,现如今的吴国对国籍局势缺乏足够认知,他们只是大略知道晋国是中原霸主,楚军屡次在与晋军的交锋中吃亏。 由于缺乏更多的认知,吴国君臣无法对晋国的强大有更直观的印象,原先以为再强大概也就那个样子。 现在,吴国派出去的三百勇士已经倒下超过一半,看着晋军却是不见减少,有比这个结果更能显示出差距的吗? 吴君寿梦看出了不少有用的价值。 首先就是,晋军的装备非常好。 然后,组成阵型的晋军杀戮起来效率极快。 吴军与楚军一直在进行较量,不是没有发生过吴军被楚军痛击的例子,无一例外全是楚军严阵以待下的成果。 “看来……,能不能列阵,确实是最为明显的差距啊!”吴君寿梦心想。 作为一国之君的吴君寿梦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汲取和思索能够增加己方实力的一切,其余人可就坐不住了。 “父王,鸣金吧。”诸樊每看到己方一名勇士倒下,心里都在滴血。 吴君寿梦面色不改,说道:“可以输,不能没有血性。” 他们为什么要挑战楚国,不正是因为吴国要扩张,必须先摆脱来自楚国的压迫吗? 那种压迫不一定是楚国在欺凌吴国,可以是楚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吴国周边的势力,只有先将楚国爪牙打得缩回去,吴国才能够任意攻击想要攻打的势力。 其他人可以对吴国与楚国的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为一国之君的寿梦却是不能真的眼睛瞎了和脑子坏掉。 身为一国之君的寿梦,他其实知道吴国和楚国的差距,不能讲出来让自己人感到恐惧而已。 光脚的一定不能怕穿鞋的。 相反要让穿鞋的怕光脚的。 可能是过于愚昧或鸡汤被灌多了的关系,吴人普遍极其自大,搞得晋国主动凑上来想要扶持,吴国内部的反对意见很强。 吴君寿梦愿意接受来自晋国的扶持,只是不能以强压的方式。 “晋国近几年来连续两次打得楚国大败,接受来自晋国的馈赠,不会太打击他们的信心。他们了解晋国的强大,不会再反对接受晋国的扶持了。”吴君寿梦很小心翼翼地在控制一个度。 角斗场的交战仍然在继续,只是看着胜负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 吴军的武器皆为青铜,它们命中披甲的晋军,金属与金属发出交鸣,可能还会蹦出那么一记火花,只是防具挡住了利刃,没有造成什么有效伤害。 对付身穿甲胄的敌人,再锋利的武器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使用钝器则是极其有效。这个常识在当前则是属于“秘密”的一种。 因为不知情,吴军自然不会事先进行准备,要不然准备钝器其实不难。 出战的晋军来自楼氏,全员使用铁质武器。 楼氏的甲士,他们身上的金属甲有所讲究,要害部位已经是钢的级别,其余部位则是铁;手里的武器,开刃的部位是钢,其余部位是铁。 武器在开刃部位使用钢会显得更为坚硬和锋利,非钢的部分加厚就可以,有条件的王朝基本会采用这样的制作方法。 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其余来自楼氏的士兵,甲胄或武器则就没有甲士的待遇了。 其实,战斗开始之后,伤亡超过两成,吴军就该后撤认输。 问题在于吴君寿梦事前有所交代,交战之后没有鸣金,直至吴军的伤亡达到半数才出现后撤情况。 人在战场之上,身边的袍泽一个个先后倒下,再有勇气的人也会心生恐惧,再在恐惧的驱使下想要逃离。 人之所以是人,便是因为人可以战胜恐惧,为了某种意义或目标去奋战,直至迎接死亡的降临。 打着打着,吴军有的坚持,有的后退,战斗却是没有结束。 交战变成晋军不再维持固定阵型,甲士与长矛手缓慢推进,弓箭手看顾向前突击的跳荡兵,走一路收割一路。 “要全部杀光?”季孙行父知道晋人其实很野蛮,只是极力在假装成为文明人:“这么多人看着,不会做得那么过分吧?” 季孙宿抖着嘴唇,说道:“已经获胜,众目睽睽之下全部杀光?实在是太残暴了!” 站在鲁国众人旁边的杞国君臣,他们正是因为知道鲁人一张嘴总是不会停,才刻意站在鲁人边上。 “我们那位同宗很厉害啊!”杞朔神情上有骄傲,只是很收敛。 杞君姑容压低声音说道:“短短二十余年便成为伯国的卿大夫,能不厉害吗?” 在世人的认知中,姒姓楼氏的令是杞国公族后裔,哪怕关系有点远,只要互相承认那份香火情,起码一些国家不敢将杞国欺负得太狠。 自从楼令在晋国彻底崛起,原先一直在压迫杞国的齐国就偃旗息鼓,能够看出那一层确确实实是起到了作用。 杞国该给晋国的上贡没有少,平时该给楼氏的好处会刻意增多。 那种增多当然不是杞国竭尽所能,纯粹是原先要给其他人或国家好处,不用再给之后,将好处给了楼氏。 “应该邀请楼氏世子回国参与祭祀。”杞朔进行提议。 杞君姑容无声点头表示认可。 亲戚不止成功发家,看上去还混得极好,双方没有矛盾,不该联络感情吗? 列国的人在议论纷纷。 总的来说就是,晋国不愧是晋国,果然是强得过分。 晋国的楼氏出动了甲士,参战人员限制在三百的数量,晋军光甲士就有一百的数量,事先的多数人已经看到了胜负的结果。 很多列国的人,他们看崛起不久的楼氏有这般实力,不得不猜测晋国其余老牌卿位家族的实力是不是也增长得很夸张。 硬要再分辩什么的话,可能是吴国弱小得超乎想象,搞不懂哪来的信心敢于公开质疑晋国的强大。 那可冤枉吴国了。 多数吴人确实是有着迷之自信,他们的这种迷之自信是建立在东南一隅没有敌手,对上楚国也能占到便宜。 换作有国家可以在对上晋国之后占便宜,说不定比吴人更狂。 与此同时,真不是吴国挑衅晋国,有这一次交锋是双方展开正式接触,为了即将展开的合作进行必要的事先试探。 知道对方强。 明白对方弱。 可是强到什么程度,弱是弱在哪里,总要有一个概念的吧? “不准投降!”诸樊看到有己方参战人员丢弃武器,跑过去边缘进行警告。 那些丢掉武器的吴人看到诸樊,又听了那句怒吼,阶级压制之下不得不再次捡起武器。 “冲!死在冲锋的路上,让天下人记住你们的勇气!”诸樊在咆哮。 真的有参战的吴人再次发起冲锋,一个带动十个,十个卷走全部,展现出决死的气势。 而参战吴人的表现让议论停了下来。 一直是显得不急不缓的晋军,比较突然地爆发出一阵整齐的呐喊,随后也展开了冲锋。 “他们刚刚喊什么?”吴君寿梦问道。 高层的交流使用“洛邑”那边的雅言,没有来自语言的障碍。 没有学过雅言的列国之人,哪怕是一个国家内部都有好多种的语言,真的很难一个人掌握所有语言,听不懂战阵上晋军喊什么很正常。 别说是吴君寿梦,同为晋人的非楼氏之人,同样听不懂刚才喊的事是什么。 那是楼氏内部教育的成果之一,也就是楼氏内部推行的普通话。 不称“国语”的原因是,当前的“国语”是“洛邑”当地的语言。 不叫“汉语”就更简单,目前连“汉族”都不存在。 刚才,他们喊的是“全军冲锋”这四个字。 楼令推广普通话不是非要玩特立独行,主要是使用拼音教学,教起普通话最为简单。 另外,普通话都在推行了,自然也开始推行简体字。 在当前年代,贵族的封地便是“国中之国”的存在,楼令那么干没有什么犯忌的地方。 一些礼仪搞特立独行才是犯忌,搞出新的语言或文字体系,每一个地方的语言发音都有区别,每一个国家也都有属于自己文字,属于是当代特色了。 交战的双方再次发生碰撞,然后……,自然是晋军赐予吴军死亡,直至最后一名吴军倒下。 “明年备上五百套防具,有问题吗?”郤至看完全程,先讲了那么一句,又说道:“三百套给兄长,我留一百套,另外一百套给叔父。” 楼令知道郤氏不是白要,很利索地说道:“届时来取便是。” 价格什么的,交给家臣去斤斤计较,反正不会由一家之主直接出面。 士匄也凑了过来,提出购买三百套的意愿。 “那可能要再等一等了。”楼令愿意外卖,只是不会暴露产量。 士匄先表示理解,再说道:“能尽快就更好了。” 在他们看来,那么精良的甲胄,怎么可能产量极大?每一套从开始制作到变为成品,需要花费的工时一定很长。 事实上,越是精良的防具,耗费的工时确实是会更长。 楼氏那些甲士的全套防具,每一套从材料到成品都要耗费一个月。而只需要一个月,当然是楼氏在制作工具上的领先,尤其是早就应用了流水线技术,并非是一名老师傅带几个徒弟专门负责一套防具。 至于说现代,几天时间打造出一套防具?那是科技的全面领先,纯手工进行制作,哪怕是有各项辅助工具,所要耗费的时间比古人少多少。 几位卿大夫订完货,魏颗等等中等家族也过来提出采购意愿,只是数量远比卿位家族少。 甚至有来自国外的国君或贵族寻求购买,只是被楼令一一婉拒。 为什么不卖到国外?简单就是楼氏连国内都在控制外售数量,卖到国外则是想走奢侈品路线。 楼令停下与几位同僚的交谈,看向正在走过来的吴国君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