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战和步战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马战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攻击性强的特点。而步战虽然灵活性强、但机动性和攻击性都很弱,自保有余,攻击不足。魏延很赞同邓展的话,如果自己骑着白龙,借势冲击,邓展几个回合都承受不住。 “勇义客气了,阁下剑术天下无敌,魏某佩服。”魏延恭维道。 “将军胸怀大志,宽仁敦厚,我邓展愿意奉将军为主,参见主公。”邓展生平就佩服强者,魏延不仅武艺高强,并且心怀天下,有侠义风范,邓展没多想就跪下认主。 “快快请起,我得勇义如虎添翼。”魏延十分高兴,本以为没能打赢邓展,一个高手就失之交臂了,不曾想一切上苍自有安排。 “勇义就先做我的副将吧,兼着军中的剑术教头,军职是军司马。”魏延想着先让邓展做自己的保镖,后面有基业了让他负责情报组织。 “是,主公。”邓展很知足,一个平民居然一跃成为军司马,以前想都不敢想。 魏延又介绍军中的将领给他认识,文聘、傅肜等人都很钦佩邓展的剑法,都纷纷上前对其夸赞一番,霍峻更是忘乎所以,毕竟两个高手一个是他义兄,一个是他名义上的师父,在众人面前对二人又是一顿吹捧,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 这日,魏延在营中看军中训练无聊,便带着邓展去襄阳街头逛逛。走到襄阳城南,一座古色古香的朱红色大门出现在二人眼前,大门上方牌匾上书写“襄阳学业堂”,而门口很多儒士打扮的人进进出出。 襄阳学业堂,熟悉历史的魏延当然知道,儒生出身的刘表稳定荆州以后,对教育十分重视,在襄阳城南建了一所名叫“学业堂”的高等学府,自从太学倒闭之后,学业堂就成为了汉末全国的最高学府。襄阳学业堂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先后总共有三百多位鸿生巨儒讲学授课,其中着名的有司马徽、宋忠、韩嵩、王粲等先后在此教学。 荆州此时除了这所官学,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也开私学授徒,也正是因为汉末荆州城浓厚的学术氛围,这荆楚大地才出现了以卧龙、凤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满腹经纶、经天纬地之才的能人。 魏延很是兴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现在不乏武将,就缺治世文臣和智谋之士,而眼前的学业堂,正是文臣和谋士的摇篮。 魏延和邓展走到门前准备进入学堂,门口的护院拦住了二人。 “今日学业堂文会,二位可有请柬?”护院问道。 文会是文士饮酒赋诗或切磋学问的聚会,魏延心想赶着了,很期待在文会上能发掘几个历史名人。 “没有请柬。”邓展说道。 “那二位是哪家子弟?”护院看着二人穿着讲究,不似普通人。魏延和邓展都穿的是便装,但依然难掩富贵气质。 “这有什么说道吗?”魏延看着一副势利嘴脸的护院问道。 “只有世家子弟或者持请柬者方可进入。” 魏延心里一怔,在学业堂学习还分世家和寒门吗? “杨家杨延。”魏延为了进去一探究竟,谎报了身份,杨家也是荆州八大世家之一,后来蜀汉的杨仪就是出生于襄阳杨家。 “哦,那二位请进。”护院听说是世家子弟,便邀请二人进去。 魏延和邓展顺利的进入了学堂,跟着人流经过一条长廊,便来到一个大厅,里面坐满了很多人,二人也找了个角落坐下,魏延打量着厅内诸人,都穿着讲究,一看就是高贵出身。 一盏茶功夫,来了个一身青色镶边刺绣长袍,青玉缎带,头戴一顶青色头巾的儒生,手执银白折扇,面带笑容的夫子。 “老朽乃学业堂教习宋忠,欢迎各位参加今日文会,敝堂高朋满座,荆州俊贤齐聚一堂。”这位夫子致了开场辞。 “今日活动是击鼓传花,规则是:等鼓声响起各位按座序传递老朽手中的这朵红布花,鼓声停止时得花者以“秋”为题作诗、词或者赋一首,一共十轮,然后在十个作品中由众人来评论优劣,最优者得蔡邕书法一幅。”宋忠还没说完,下面就议论纷纷起来。 蔡邕是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通经史,善辞赋,工于书法,擅于篆书和隶书,尤其隶书的造诣最深,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这个奖品本身就价值连城,何况得到者在整个荆州都能声名鹊起。 下方的学子跃跃欲试,摩拳擦掌,魏延对这个倒没什么兴趣,主要是来访贤的,他一直在观察下方众人,右侧一位身形单薄、肤如凝脂的翩翩少年引起了魏延的注意,十八九岁的年纪,坐在最后一排,身后还站着两个壮汉,魏延一看这两壮汉就是军旅中人。魏延心想,来这里的人真不简单,居然带着军中护卫。 这少年也发现了旁边有人在看着自己,转过头来,用一双明亮而通透的眼睛盯着魏延,魏延怦然心动,弯弯的睫毛、晶莹透亮的眸子,明澈清亮,唇红齿白,高贵的神色自然流露,让魏延惊叹。魏延对他咧嘴一笑,那少年瞪了一眼就转过头去了。 凭身形和气质魏延一眼就看出这人是女扮男装,男人没有这么好的肤质,况且如此瘦弱的男的怎么会有微隆的胸脯。 魏延看破不说破,这时鼓声想起,红布花按照顺序往后传递,不一会就传到魏延手里,魏延拿起花传到了右侧的“少年”手中,那“少年”又往前传。 不一会儿,鼓声停止,一个微胖的青年得花,自报家门,他是蔡家的,名叫蔡远,思索一会以“秋”为题作诗道:“众爱春光美,吾独喜秋霜。春光迷人眼,秋来百果香。” 厅中一部分人称赞好诗,魏延冷笑,这不就是打油诗吗,有什么技术含量。 第二个得花的青年是桓家的,叫桓文,他做了一首“秋景不用夸,遍地是菊花。尤喜丰收景,金黄稻满仓。”魏延一听直摇头,襄阳学业堂教出的就这水准?虽然押韵工整,但全是大白话没有深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魏延一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