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小说网

第45章 景龙政变一次影响深远的未遂政变(下)

【04】反击开始了 李显夫妇波诡云谲的前半生,让他们极为相信命数。因此,对精通命理术数的人很看重。算命先生郑普思、叶静能皆因此受到李显重用,分别从布衣身份做了秘书监和国子祭酒。 宰相桓彦范、崔玄暐反复劝阻,甚至搬出贞观年间担任这两个职务的都是魏徵、虞世南、颜师古、孔颖达这样的名臣来说教,李显只淡淡回了句:“我已下令,不能再改。” 四月二十五日,李显在继位近半年后正式组阁,成立了由兵部尚书魏元忠、吏部尚书韦安石、右散骑常侍李怀远、辅国大将军唐休璟、检校益府长史崔玄暐、检校杨府长史杨再思、刑部尚书祝钦明七人组成的领导班子。 这七人里,除李怀远、祝钦明外,其他都是武则天执政时的老班底。至于五大政变功臣,只有崔玄暐还在列。 五月份,李显颁旨,为张柬之、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赐免死铁券,承诺除谋逆大罪外,可赦免他们十次死罪。 耐人寻味的是,把张柬之这些政变功臣,与他们的政敌武三思等人放到一处奖励,这是架秧子还是和稀泥?恐怕只有李显清楚! 果然,张柬之、敬晖他们坐不住了,联合百余官员集体请愿,去除诸武王爵!李显不准! 敬晖着急之下使出昏招,派亲信崔湜到武三思身边做卧底,刺探武三思动静。 崔湜敏锐察觉到皇上更亲近武三思,当即反水投靠武三思,把敬晖等人的图谋和盘托出,被武三思推荐为中书舍人。 还有殿中侍御史郑愔,因谄谀张易之被贬为宣州司士参军。在那里仍不老实又犯下贪污罪,逃回东都藏匿。像这样的投机分子,自然嗅出了朝中的风向转变。他私下拜谒武三思,劝武三思尽早除掉张柬之五人,同样被武三思引荐为中书舍人,与崔湜一起做了武三思的智囊。 有了崔湜与郑愔的出谋划策,武三思开始反击。 他在韦后面前竭力诋毁敬晖等人倚仗功劳、专擅权力,将来会对社稷不利。韦后又吹枕头风给李显,李显本就最听她的,加之又有母亲那番话做对照,随即对“五大功臣”动了心思。 武三思提议李显加封五人为王,然后借机免除他们职务。这样对外不失尊宠功臣之名,对内则可名正言顺的收回他们手中权力。李显深以为然! 五月十六日,诏令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免去现有职务,赏赐金帛鞍马,每月只在初一、十五两天上朝。不久,又把唯一还在宰相序列中的崔玄暐外调为梁州刺史。 没了五人掣肘,朝中大权尽归武三思所有! 桓彦范的大兄哥赵履温,原为易州刺史,通过桓彦范的关系升任司农少卿,解决了长安户口。为了表示感激,他送给有权有势的妹夫两个漂亮婢女。桓彦范一失势,赵履温立即的把她们要了回去。 由此可见,桓彦范他们动辄天下苍生、江山社稷,实际上做的也无非是些鸡零狗碎之事! 李显欣赏宋璟的正直,让他出任黄门侍郎(相当于皇帝办公室主任),替自己处理政务。武三思曾为私事请托于他,被宋璟当场严辞拒绝,张扬跋扈的武三思却连一声都没敢吭。 真正的君子,必然是毫无私心的。唯其无私,才会让他人、甚至对手都予以尊重!当你自我感觉良好,却总不被领导和身边人待见,不妨回头想想,是不是存有私心杂念! 七月份,张柬之请求回襄州养老,李显痛快批准! 十一月十三日,女皇武则天病逝! 李显守丧,令魏元忠暂摄政务。 魏元忠曾饱受磨难,却始终坚贞不屈,在朝中名望极高,武三思对他尤为忌惮。为讨好魏元忠,武三思矫称接到则天皇帝临终遗命,褒奖魏元忠,并实封一百户。魏元忠感动的老泪纵横,旁观的人都说:“这下完了,连老魏也倒向武三思了。” 【05】渣男学者宋之问 当初李显的女婿王同皎也参与了神龙政变,“五王”失势,他倍感沮丧。 神龙二年(706年)三月,他的两位往日好友宋之问、宋之逊前来投靠。这两人都因依附张易之坐罪贬往岭南,这次逃回,无非是想托托门路获得赦免,以便重新当官。 王同皎很讲义气,痛快收留了他们。 因心情郁闷,王同皎时常与亲信在密室痛骂武三思和韦后。不料被宋之逊偷听到了,宋之逊不念收留之恩,派儿子宋昙找武三思检举。 武三思正愁抓不住他的把柄,随即指使御史构陷称他伙同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欲图刺杀武三思,废除韦后。 毕竟是自己女婿,李显对此也很重视,指派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姚绍之去查,还让宰相杨再思、李峤、韦巨源全程监督。 糊涂的李显也不想想,他派去的这些人全都是武三思爪牙,又怎会有公平可言! 张仲之在众人面前供出武三思与韦后有奸情,杨再思、韦巨源装作没听见。姚绍之赶忙让人把张仲之反绑起来押回监所,张仲之仍挣扎着说个不停。姚绍之让人打折了他的胳膊,张仲之惨叫着说:“我就是死了也会在天庭控告你!” 谋反罪名就这样被坐实,王同皎处斩,成为门冲入,直抵皇宫,呼喝着索要武三思情人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中生智,大声说:“我看他们意思,一定是想先杀了我,然后再杀皇后与圣上。” 听上官婉儿这么说,李显忙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城楼躲避,并派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带百余卫士在楼下防守。 宰相杨再思、苏镶、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得到消息,拥兵两千余人屯驻太极殿前,与李千里父子对峙。 李多祚先行抵达玄武楼,想登上城楼面见李显,解释起兵理由,却遭护卫拦阻。李多祚只得与太子驻军玄武门前,等待皇上问话。 宦官杨思勖守在李显身旁,主动请求进击叛军。得到李显默许后,他独自下楼叫阵,一刀砍死了叛军将领野呼利。野呼利是李多祚女婿,素以勇悍着称,却仅一个照面就被杨思勖所杀,叛军士气顿时大挫。 李显借机从城上探出头来,俯身对楼下士卒喊话:“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为何跟随李多祚造反!有能斩杀他们的,算你等大功一件!” 对于参与反叛的士卒来讲,无非是想捞点实惠。现在皇上已经有了准备,政变势必无功。与其被朝廷治罪问斩,不如杀了李多祚他们换取功名。这笔账并不难算,于是,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悲催的死在临阵倒戈的士卒手中。 李千里父子攻打太极殿右延明门,兵败战死。太子李重俊带百余残部逃向终南山,走到鄠县时为部下所杀。 李显拿他首级祭奠武三思父子后,悬挂于政事堂示众,把成王李千里改为“蝮”姓,参与同党一律处斩。 武三思父子追赠梁宣王、鲁忠王。 杨思勖独挑强敌立下首功,加封青光禄大夫兼内常侍,成为大唐建国以来首位获封官职的宦官。 杨思勖虽身为宦官,出身并不简单。他本名苏佑之,父亲是罗州大首领苏历,母亲是雷州大首领陈玄的女儿,六岁时阖家蒙难,他因年幼免死净身做了宦官。其人勇猛凶狠,颇有膂力,后来在唐玄宗主政时,三次挂帅平叛岭南有功,获封大将军,是有唐一代着名的宦官将领! 这场政变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打乱了朝中势力布局,对大唐未来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三思跟随武则天多年,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在“神龙政变”后的不利局势下,表现的沉稳果决。他利用上官婉儿接触韦后,又通过韦后搞定李显,再设计除掉“五王”,独掌朝中大权,所走每一步都极尽精妙。 照此势头发展,如果武三思没死,大唐很有可能落入他的手中。这也是睿宗李旦继位后,又恢复李重俊太子名号的原因所在。 就当前来讲,李重俊死了,太子人选该如何解决?韦后、安乐公主觊觎皇位,想模仿女皇武则天,她们又将如何行动?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也都大权在握,各有想法。 暗潮涌动之下,谁才是胜利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气象》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