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冷峻回道: “正因我心怀善念,所以才又返回此处。听着,我可以将孩子还你,但女娇却不能再与你相见。 另外,孩子长大后,你亦不可告知其生母是谁。否则,我必将严惩!” 文命见孩子有救,却不能再见妻子。心中虽然很是不甘,但却也无可奈何。 他又担心,女娇日后会因牵念父子,受到责罚。于是只能违心说道: “感谢娲皇大恩。我儿能平安就好,至于妻子,凭我当今功德,再续一个又有何难?” 女娲听了,很是满意:“难得你如此豁达,甚好!” 然而女娇虽然化为石像,但是却还能听见说话的声音。 见丈夫竟这般绝情,不由肝肠寸断,痛苦万分,眼泪竟从早已石化的眼眶中流出。 只可惜,文命并没有注意这些,只顾着拜谢女娲。 而这一切,皆被胡喜媚看在眼里。 见姐姐被狠心抛弃,她不禁暴跳如雷,伸出利爪就往文命脖颈刺去。 幸亏女娲眼疾手快,只轻轻一掌,她便飞撞到木门之上,晕了过去。 紧接着,女娲又念动法咒,将女娇的魂魄从石像中逼出,装入一个雕龙戏凤,美轮美奂的金葫芦中。 随后,又用祥云带着昏迷的胡喜媚,飞身离去。 文命见她飞走,不由追出去感道: “娲皇,你还没把我儿子给我呢!” 只是女娲早已没了踪影。 “骗子!想不到神仙也会言而无信。”文命不禁哭骂。 正悲痛之际,却听到房中有声响。 于是他立马跑进去,只见那石像慢慢裂开,一个哭啼啼的婴儿赫然出现。 文命见状,不禁破涕为笑,走上前抱起婴儿,又逗又亲。 这喜悦之情,使他瞬间忘却女娇离去之痛。 话说女娲带着胡喜媚离去,须臾间就到了黄河畔边。 只见她念动法咒,千里之外的女娇石像便应声飞来,聚合之后,显出了肉身。 随后又将金葫芦打开,把魂魄注入她体内。 女娇便恍如做了噩梦一般,立马惊醒,然后又大哭起来。 女娲见她正伤心,便先由着她哭,自己则在一旁闭目打坐。 恰巧胡喜媚这时醒来,见姐姐正伏地抽泣,不由跑去安慰,只是一句话还没说完,两人便已抱头痛哭。 过了许久,女娲见她俩痛哭不止,只好起身劝道: “一切悲伤,皆因欲念而起。修仙者,应当摒弃所有痴、嗔、贪,方能得道。世人皆薄情,何况男子乎。 你看他说那话,‘凭我当今功德,再续一个又有何难’? 如此薄情负幸之人,又怎么值得你去如此悲伤?” 胡喜媚听了,也觉得在理,于是止了哭声,对女娇出言相劝: “姐姐,娲皇说的对。姐夫…不对,文命若是真的爱你,必当与你同生共死,断断不会抛下姐姐苟活的。 可是呢,他眼里只有孩子,早把你丢弃了。” 于是女娇脑海中,不禁重复回想着文命的绝情:凭我当今功德,再续一个又有何难? 渐渐地,女娇不禁由爱生恨: “好一个绝情的负心汉,亏我真心待你,你却将我视为草木。你虽为人族,却连禽兽都不如!” 说罢,便欲起身飞去,却被胡喜媚拉住问:“姐姐去哪?” “我要夺回儿子,再将那负心汉碎尸万段!” 胡喜媚兴奋道:“好!我跟你去!” 不料话音刚落,就被女娲训斥: “站住!你与人族结合,本就铸下了大错。怎么还敢放肆!” 女娇闻言,当即跪道: “师遵息怒,都怪徒儿一时冲动。只是此仇不报,实在难消我心头之恨也。” 女娲见她下跪,方才缓和了语气: “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俩本是夫妻,如今分离,也算有缘无份,又何必弄得你死我活。更何况……” “何况什么?”女娇不禁问。 女娲犹豫了下,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原本我不该讲与你听,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但见你苦大仇深,还是说出,让你欣慰一些。你所生之儿子,将来会是一代帝王。” 女娇听了,果然高兴,却又有些不太信:“师尊如何得知?莫非是哄我罢了。” 女娲不禁觉得好笑: “我自出世以来,只会训人、诲人、劝人,从来不会什么哄人。 实话说与你听吧,前日昊天天帝元神出窍,来到冥界择机转世。 而文命治水有功,将来必定称帝,因此昊天便托生为他爱子,以袭帝位。” “多谢师尊相告,我儿将来会是九五至尊。为娘的虽不能与之同享富贵,然亦心满意足也。” “姐姐真是好造化,竟生出一位人帝来,也不枉受了这般委屈。” 胡喜媚激动地握住她双手,高兴说道。 女娇笑中带泪,不禁合手祈祷: “愿他将来做个圣君,受群臣拥护,万民敬仰。” 女娲回道:“既如此,你应当得好好修行,为他行善积德,方能如愿也。” “是,弟子谨遵师命!” 胡喜媚见女娇一口一个师尊,心中甚是羡慕,不由向女娲跪拜道: “女娲娘娘,愚下潜心修炼,素来与人为善。自小就仰望娘娘盛名,还请娘娘也收我为徒吧?” 女娲思虑了片刻,她觉得胡喜媚虽然天资聪颖,但却没有女娇那么踏实,于是只能拒绝: “你虽然协助文命治水有功,然而我门规甚严,只怕你自由惯了,难以适应。” “不会的,我一心修行,什么苦难都能克服。只要你拜在女娲娘娘门下,我自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女娲见推辞不过,只能允诺道: “既然如此,你且先修炼。若日后的表现,真如你所说的这般优秀,我定将你收为二弟子。” 胡喜媚见有希望,不由兴奋跪拜: “多谢女娲娘娘开恩,我必定好生修行,不负娘娘重望……” 三个月后,公元前二零七零年,文命因治水有功,受舜王禅让。于平阳城中即位,国号为“夏”,史称“夏禹”。 禹在位期间,铸九鼎、征南蛮,励精图治,功勋卓着。 十年后,禹东行,病逝于会稽。儿子启,取代伯益,世袭帝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西游前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