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小说网

第32章 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帝永乐大帝

大秦始皇时空。 “内阁?六部?没了丞相?” 秦始皇微微蹙眉。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大明,竟然被朱元璋废了丞相? 怪不得之前没听到丞相两个字呢,合着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废黜了啊? 嗯…… 秦始皇微微眯眼,对于朱元璋为何废黜丞相,他也能理解一二。 丞相一旦有权了,那可就没有王上、皇帝什么事了。 当年的吕不韦就是这样。 当时的他,更像是秦国的一个吉祥物一样,什么事情都要丞相去管,什么事情都由丞相去处理。 搞得好像这大秦不姓嬴,而姓吕一样! 大秦的丞相有三个,分别是相邦,右丞相与左丞相。 吕不韦就是相邦,而左右丞相,就是辅助相邦的。 吕不韦一事之后,大秦虽然还有相邦的职位,但却没有人当上相邦,只有左右丞相被设立。 秦始皇也是为了避免吕不韦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没有设立相邦。 却不想,他还没想到合适的制度去制衡,就听到朱元璋废黜了丞相制度! 没了丞相,一切政务的确就由皇帝来承担。 对此,秦始皇也很有发言权,他也是早早就起来,很晚才睡下…… 他不相信任何人,大小事务,都需要由他过问。 但现在看来,这内阁制度很好啊! 这样,可以减少他的工作量,同时,也能起到选拔官员的办法。 只要做得好,就外放去当官,当一阵子,又可以重新入朝担任要职…… 就是…… 这翰林院又是什么东西? 秦始皇感觉有些头疼…… 大秦与大明相差的时间太过久远了。 很多东西,他听都没听过。 他又偏头,忽道:“李斯,这翰林院,你觉得是什么?” “翰林院……” 李斯麻了,想了想,也只能硬着头皮道:“依臣之见,翰林院,应该就是国家储备人才的地方!各地选拔过来的人才,都入翰林院,一开始做一点小事,皇帝要是看重,再带来身边,若是能力不行,就让他回去重新任职,若是可以,再带在身边继续做事!” “哦?” 秦始皇微微点头,忽然又问:“那你对内阁制度如何看待?” 这话一出,李斯腿都软了…… 他可就是左丞相。 这要是内阁制度被皇帝颁布了,他们的权利,岂不是就直接收回了?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李斯赶忙道。 “哦?怎么个不可法?” 秦始皇眼眸一眯,淡淡道:“既是未来的制度,那自然是比当今的制度要好的!皇帝至朕而起,无法借鉴古人,就不能借鉴未来了?你说不可?那你且说说,有何不可?” “这个……” 李斯头皮发麻,刚刚嘴瓢了,说快了,他现在都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是啊,人家是未来的制度。 你说丞相古今往来都有,那人家就偏偏废黜了丞相制,设立了内阁制,人家那一套,玩的可六了! 凭什么到了大秦就不行? 不过,李斯脑子转的还是很快的,他赶忙道:“陛下,如今大秦刚立,后世很多东西,也语焉不详,只知道一知半解,若是不清楚制度的情况下就照学,恐怕,画虎不成反类犬!” “嗯,到也有道理!” 秦始皇点头:“所以,这大明的制度,你有头绪了吗?” “有,一点了……” 李斯也只能硬着头皮说。 他现在,大概知道个,明朝时期,丞相没了,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后来才设立了内阁,这内阁,相当于皇帝身边的谋士,参谋,顾问这些…… 而六部…… 现在,李斯大概清楚一个兵部,其他的,还不是很清楚。 但从兵部这个简单明了的官职来判断,六部应该是包含了三公九卿的一些权柄。 “行了,你好好看,好好学!” 秦始皇淡淡开口,继而,又去琢磨北平在秦朝的什么地方。 …… 同一时间,大汉武帝时空…… “哦?废了丞相?设立内阁?” 汉武帝眼神闪烁,这么做的原因,他自然清楚。 当然,他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不称臣!”汉武帝眼神闪烁…… 要说和亲…… 他汉朝,好像的确和过…… 高祖时期,嫁宗室女与冒顿单于。 惠帝时期,嫁宗室女还是给冒顿单于。 文帝时期,又嫁宗室女给老上单于。 景帝时期,也嫁宗室女给军臣单于。 汉朝和亲! 而且还和的不少。 说实话,汉武帝觉得这种和亲政策不好。 堂堂大汉,竟还要用女人换来和平? 之前他还觉得没什么…… 嫁一个宗室女而已,就能换来几十年的和平,这可比打仗划算多了。 可当他得知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之时,他又开始动摇了! 听听,这名声…… 大汉虽强,可和亲啊! 光是这一点,汉武帝就觉得,大汉有些比不上大明。 铁血大明啊! 军事实力排世界第一的存在! 以铁血铸起了汉人的脊梁,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汉武帝目光闪烁…… …… 而此时,大唐,贞观时空。 “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好个铁血大明!”李世民眼神闪烁。 和亲什么的,其实他也反感,但他也知道,和亲不过是政治手段罢了。 但他忽然发现…… 好像不用和亲,王朝也能延续下去? “没有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增设内阁,帮忙处理政务……”李世民眼神闪烁。 他不知道唐朝时期的六部与明朝时期的六部有什么区别。 但他大抵是能明白的。 “有趣,还真有意思,大明王朝,连丞相都没了……”李世民嘴角勾起笑容。 “陛下,你不会也要废黜丞相制度吧?”长孙皇后一惊。 丞相,宰相也。 反正这么多年,跳来跳去,名字大抵是相同的。 当然,为了避免宰相坐大,在唐朝,多宰相制度就出来了。 唉,这个当一两年,那个当一两年,反正轮换着来。 “呵呵,皇后放心,宰相不会废,朕只是感觉有趣罢了!”李世民淡笑道。 “那就好!” 长孙皇后松了口气…… 至于李世民如何想的,那她就不知道了…… 只是看李世民那嘴角带笑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没那么简单! …… 而此时,大明洪武时空! 朱元璋眯起眼…… 继而冷笑一声:“妹子,看到没,后世人都在夸赞呢!” 是的,此时,胡惟庸已经被砍了,中书省也被撤了,从此以后,也就没了丞相。 胡惟庸一案,牵扯人数太多了。 当时马皇后还有些不理解,认为胡惟庸可以杀,但丞相不能废。 可惜,朱元璋不听。 而现在看来…… “那哪是在夸你?” 马皇后白了一眼老朱:“那不是在夸四儿吗?” “哼,那个小兔崽子,有什么值得夸的?”朱元璋撇嘴。 “人家施行了内阁制度,这还不好?”马皇后又笑道。 “那是他偷懒!”朱元璋冷哼一声。 “那还说,咱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呢?还说,咱的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呢?!”马皇后又道。 “嘿……” 朱元璋一仰头,傲然道:“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这不是咱打下来的江山,他哪能做到那一点?咱大明的骨气,也是咱打出来的!至于迁都北平,呵,笑话,老四就只是想要去自己的地盘而已!北平他熟,不迁都北平迁都去哪?咱迁都西安,迁都洛阳,不是一样的?至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呵,你觉得,这是一句好话吗?” 嗯,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确算得上是一句好话! 特别是崇祯! 想想历朝的末代皇帝,再看看崇祯帝,差距一下就拉出来了! 其实,总体来说,老朱还是挺满意朱老四的。 但嘴上绝对不承认! 最关键的是…… 朱元璋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就是咱们的明成祖弄出了东厂,让宦官得权!呵呵,他简直是把咱的话当放屁!咱就说嘛,太监怎么敢干政的?源头这不就找到了?” 马皇后默然…… 老朱这是认定了,宦官不能干政,宦官不可得权? 可事实证明,宦官,才是皇上的心腹…… 的确,开国之初,不需要用宦官。 但王朝中期呢? 如何制衡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就成了问题。 皇帝用宦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于【明成祖】的偏见,老朱就是各种不爽! 而此时…… 距离应天府十里处…… “最有骨气的王朝?” 小朱棣不由慢慢的停下了,脸上的笑容,总算又露出来了:“嘿嘿……大明至我而始!世界第一!老子天下无敌!” 他到底还是年轻…… 这一刻,竟忽略了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东西…… …… 同一时间,大明永乐时空…… “哦?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点意思!” 朱棣笑了。 虽然这话有些名不副实。 他也从来没想过守国门,他向来都是打出去的。 但至他以后,让天子守国门,也的确显得硬气。 “想不到啊,后世对我大明评价如此之高?”朱棣微微扬起眉…… 他本来还想着,自己得位不正,后世多有不齿。 却不想,自己的评价,竟如此正面? 后世子孙,不仅对他有三分敬意,似乎…… 朱棣感慨…… “也不知道老爷子看到这一幕,会如何……可能原谅我造反?”朱棣喃喃道。 不管怎么说,造反是他的不对! 他也怕下去见到老爷子。 所以他拼命的卷,拼命的卷,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功绩得到老爷子的认可…… 现在…… 铁血大明,最有骨气的朝代…… 这些评价,够吗? 朱棣茫然…… 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在老爷子心中又会是什么样的? “真想见一见老爷子啊……”朱棣喃喃道。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顿了顿,继而继续开口道:“永乐帝在位期间,也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项项制度下来,不仅防止了农民破产,还保证了赋役征派。” “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同时,疏通漕运,不仅保证了边疆的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求,也顺道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最为关键的一点,朱棣在永乐元年,命人编撰了《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编成后,又让道衍和尚姚广孝等人重修!” “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书无不包罗。” “全书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其中仅目录就有十六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 “至先秦到明初,引用的文献多达七八千种,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永乐大典是近代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甚至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比国外的各种百科全书,还早了三百年!” “有人说永乐大典是古今第一奇书,也完全算不上夸大!” “可惜,如此古今第一奇书,却因为刊印量少,流传少,又因为朝代更替,内忧外患,偷盗,抢掠,焚烧等各种战乱的情况下,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四百余册!” “越到后面,缺失的就更少了。” “总之,永乐大典,成了中华历史上的遗憾。” “同时,朱棣还派遣郑和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开始,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一共七次!” “也被称为郑和七下西洋!” “三宝太监郑和,远航太明洋和印度洋,拜访了沿途各个国家,古有张骞出使西域通丝绸之路,今有郑和七下西洋通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 “下西洋不仅宣扬了大明的国威,还开通了经济,贸易,与各国建交,堪称万国来朝!” “九州四海,皆知大明!” “作为一个帝王,在历史上能干成一件大事就可以声名显赫,例如,修长城,通西域,开凿大运河等……” “以这类公认的重大事业来衡量的话,明成祖几乎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差。” “仅从设立奴儿干都司、营建北京、浚通大运河、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几件事来看,干成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足可为他竖立一座丰碑。” “而朱棣,全都做出来了!” “是非功过后人评。” “永乐一朝,当为盛世!” “而朱棣,也无愧于永乐大帝!” “同时,朱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可被评价为大帝的君主!” “永乐之后再无大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F2小说网【f2xs.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曝光大明阴谋论,老朱破防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